46岁的余秀华恋爱了,对象是90后养蜂人。
不同于社交媒体上对两人尘嚣日上的争议和讨论,余秀华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发长文官宣恋情。“不管以后将如何结束,自己享受现在的幸福”成为全文的核心。

在已经快要迈入知天命的年纪,余秀华依然对于爱情与婚姻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与渴望,这种爱的出发点不是婚姻,没有必须要看到结果。做大多数女性不敢做的事,说不敢说的话,余秀华对于爱情,为什么这么敢?

经历失败婚姻,更渴望爱情
对于余秀华,她身上最显著的标签是“脑瘫诗人”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女性,她因出生缺氧而导致脑瘫,甚至连路都走不稳。在非自由恋爱下结婚,她也曾经对于爱情有过向往和憧憬,却因为自己先天的缺陷而遭到嫌弃,在她丈夫的眼里,她甚至比不上一头猪的价值。

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,会为你打开一扇窗。这句话在余秀华这里是成立的。她在无可忍受的情况下选择了离婚。尽管自己身陷贫瘠,但生活的磨难被她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,她开始了诗歌创作,由此走上一条全新的人生道路,成为名噪一时的当代诗人。

婚姻对于余秀华来说,一度压得她喘不过气。在记录片中,导演范俭问到她,离婚对于你是不是改变很大?余秀华说道,就像是一座大山终于被搬走了。获得自由与解脱的灵魂,遭受过诸多关于爱的磨难,但那颗渴望爱的心,是真真切切的。

就像是一棵活在秋天的树,凋敝了大多数的叶子,剩下的每一片都反着太阳的光。

独立人格,爱心中所爱
在余秀华叙述到自己与新男友相识相爱过程的时候,余秀华已经感受到了这样一份感情给她带来的安全感与幸福感时,还能够清醒的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,享受爱情,但不陷入泥泞。
那几天在下雪,唐城里没有几个人,静谧的空间里。
两个人仿佛在真空里既有溢满之陶醉,又有溢满之空虚。
好在我有凌空之心 不让自己陷入泥泞,也不让他陷入。
这样的独立,并非仅仅来源于经济上的独立自主,更始于一个女人在经历了人生百味,峰回路转之后,能够形成自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。

在第一段婚姻中,余秀华明白自己的缺陷与困境。身体上的残缺无法改变,来自于现实的婚姻却让她真正意识到,自己的人生依靠,只能是自己。正是这样独立的思想,注定余秀华不管是面对怎样一段感情,享受但不盲从,抓住但不依附。

余秀华的独立从内而外,不管是摇摇晃晃着独立走路做事,还是独立之思想,都是当下社会女性意识觉醒的重要表现。正如余秀华自己所说,从天空的角度看山,对生命的感受真不一样。人站得高了,就不会被生活所羁绊。

爱恨随心,取悦自己
余秀华有过一段著名往事——表白李健。
当时余秀华不止一次的在网络上发文表示,自己喜欢李健。许多人对于余秀华的所作所为如小丑般看待。一个是身有残疾的农村诗人,一个是饱读诗书的音乐才子,两个不同星球的人,注定不会相交。

她曾经写过一首《诉衷情,致李健》,直言不讳地倾诉自己的情意,似乎在她的笔下,没有什么感情是需要藏着掖着的,有爱就爱,有恨就恨,这是风格。在余秀华看来,“李健”只是个代词,代指的是自己真正心中所爱却无法言说的那个人。

余秀华曾经因为爱一个人表白被拒后,哭了一整夜,最后胃疼得不行,人也崩溃了。她坦诚面向媒体谈起过原因,对于爱而不得,她猜测是因为残疾和不够好看,这一度让她非常心痛,但她也认为这种痛苦无解,只能期待“轮回转世,下辈子做一个好看的没有残疾的女人”。

作为看着余秀华走过这段路的导演范俭说道“过去二十多年,余秀华最想得到的就是爱情、由爱情产生的情欲、但都没真正实现过。当她有能力掌控人生时,她就想去实现。”
勇敢追求,大胆吐露,即便是有诗人的光环加身,余秀华依旧在做自己,嫩够清楚看到的不只是诗歌的特别,还应该看到她摇摇晃晃必须倚靠的身体下,摇摇晃晃已经树立起来的独立人格——敢爱敢自由。

对于情爱,对于婚姻,每个女性都会有自己的看法,但余秀华无疑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可借鉴的层面,独立精神,取悦自己,随遇而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