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宫,作为孕育生命的温床,对于女性来说,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它不仅仅关系到孕育新生命,更时刻紧密联系着女性的身体健康。

对于宝妈们来说,产后第一大事是子宫复旧,而子宫脱垂,却成为很多宝妈正在忽略的隐患。
什么是子宫脱垂
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,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,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,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(或)后壁膨出。通常,子宫脱垂与支持子宫的各韧带松弛及骨盆底托力减弱有关。
产后宝妈子宫脱垂原因
1、分娩损伤
是子宫脱垂发病的主要原因。分娩,尤其是难产、第二产程延长或经阴道手术助产,易造成宫颈、宫颈主韧带、子宫骶韧带和盆底肌肉的损伤,若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,就容易发生子宫脱垂。
2、腹压增加
产褥期宝妈多数时间仰卧,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,子宫易成后位,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,遇腹压增加时,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。
子宫脱垂程度三个等级划分
1.Ⅰ度
指宫颈外口水平低于坐骨棘水平,未达到处女膜缘,宫颈及宫体仍位于阴道内。该程度子宫脱垂无须治疗,注意休息即可恢复。
2.Ⅱ度
指子宫颈已脱出阴道口之外,而子宫体或部分子宫体仍在阴道内。但因包括范围过大,轻者仅宫颈脱出阴道口外,重者可因宫颈延长,以致延长的宫颈及阴道壁全部脱出阴道口外。
Ⅱ度子宫脱垂又分轻、重两型:
①Ⅱ度轻型 子宫颈脱出阴道口外,宫体仍在阴道内。
②Ⅱ度重型 宫颈与部分宫体以及阴道前壁大部或全部均脱出阴道口外。
3.Ⅲ度
指整个子宫体与宫颈已脱出阴道口外。需要考虑手术治疗。
脱垂,生活中的隐秘角落
脱垂的发生,在生活中较多。其中,阴道分娩是比较常见的一个因素。其次,年龄的增长、肥胖以及一些长期的腹压增加,比如慢性便秘、慢性咳嗽、经常提重物等都会造成脱垂。如果宝妈们出现以下特征,要引起重视:
●(1) 漏尿、排便费力
● (2) 下体坠胀感
● (3) 腰部酸痛
● (4) 性生活不适
● (5) 下体摸到肉肉
如果宝妈们有这些症状,要积极就诊,不能大意。早发现,治疗的方法也较简单。一般来说,如果产后积极进行盆底恢复,控制体重,注重便秘、咳嗽等日常问题,都能够积极预防脱垂的发生。
子宫是女性重要的一部分,保护子宫就是在保护自己。同时,在产后多做凯格尔运动,可以简单有效加强薄弱的盆底肌肉的力量,增强盆底支持力,改善轻、中度脱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