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的,剖宫产也会损伤盆底肌。
日常生活中,很多剖宫产宝妈在面对产后修复的时候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:剖宫产还需要修复盆底?完全没这个必要吧。
其实,剖宫产的宝妈们会这样想并不奇怪,因为从外在来看,剖宫产不像顺产般需要用力,对于盆底几乎是没有伤害。但其实,女性在怀孕的时候开始,盆底肌就已经在慢性损伤。
01.你的盆底经历了什么:
妊娠期逐渐增大的子宫会使人体重心前移,垂直指向盆底,盆底肌肉就处于一个持续的、承重逐渐增加的状态;
加之雌孕激素、松弛素等会使组成盆底韧带的胶原溶解,韧带对盆底的支持作用明显下降后,盆底肌独自承受,受到的压迫越来越严重。
盆底肌长期被施压、牵扯拉伸,导致弹性变差、支撑力变薄弱,就像弹簧长期处于牵拉的状态从而失去弹性,难以恢复。
所以不管是顺产,还是剖宫产,十月怀胎路漫漫,妊娠期对盆底肌的慢性损伤过程,已经为日后埋下了隐患。
02.剖宫产,并不完美
虽然相较于顺产来说,剖宫产虽然剖宫产避免了胎儿经过阴道,但却避不开十月怀胎慢性损伤盆底的过程。
与此同时,剖宫产会损伤产妇腹部,除了留下长长的手术术口之外,还会导致盆底肌张力的恢复延迟、自主排尿排便滞后等许多不良影响。
此外,剖宫产因为需要开刀,如果手术后处理不好容易激发炎症因子,引发炎症,从而导致潜在的盆底相关疾病。
当然,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,也有越来越多的剖宫产宝妈意识到产后盆底肌修复的重要性。当前盆底修复的方式多样,已经能够满足宝妈们不同的产后修复需要。
那么问题来了,什么时候进行修复合适?
产后修复三个时段的划分:
黄金期:产后6周后到产后6个月内
这个时期必须做妇科检查,医生根据检查结果为你建议并制定恢复计划。
理想期:产后6个月-1年半
经过黄金期的恢复,处于恢复肌体损伤的最佳时机。
有效期:产后1年半-3年内
在这个时期,产妇应进行综合调理,平稳过度到正常生活阶段。
此外,已经出现漏尿、脱垂、盆腔疼痛等症状的宝妈们,更要尽早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哦,早恢复才能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。
当然,时间上的划分只是理论依据,现实情况因人而异,并不是说在产后三年以外进行盆底修复,就完全起不到作用。不过已经出现漏尿,脏器脱垂等现象的话,一定要尽早进行产后恢复,避免影响生活质量。